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9)鄂行终87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武汉恒新物资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广场民族大道龙安港汇城A单元2307室。
法定代表人陈皓,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郭黎,该公司工作人员。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书庆,该公司工作人员。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255号。
法定代表人李湛,该区区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泥,该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
委托诉讼代理人时瑞,湖北华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武汉恒新物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新公司)因诉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江汉区政府)城建行政赔偿一案,不服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2019)鄂71行初6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恒新公司上诉称:1.原审判决结果第一项在基本事实认定清楚的情况下,适用法律错误。恒新公司在提起本案诉讼前已经向江汉区政府提出了国家赔偿申请,江汉区政府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赔偿决定,恒新公司方提起本案诉讼,原判再判令江汉区政府作出赔偿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2.本案属于行政赔偿争议,原审判决确认江汉区政府应当承担强拆侵权造成恒新公司直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判决结果却判决以行政补偿取代行政赔偿,并驳回恒新公司请求的全部赔偿项目,与其认定的事实完全矛盾,且没有法律依据,属于适用法律错误。3.江汉区政府在违法强拆之后长达5年余时间里没有依法赔偿,其强拆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违法后长达17个月才重新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已经失去合法性基础。原审法院并未对江汉区政府重作的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却认定该征收补偿决定合法,属于认定事实错误。同时,恒新公司向原审法院提交了其委托山东舜华房地产评估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进行评估后作出的评估报告,原审法院未予采信错误。4.原审判决对赔偿范围的认定错误。其认定赔偿范围包括征收补偿以及房屋物品损失,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显失公平。5.恒新公司向原审法院提交了包括2个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指导性案例在内的6个案例,原审法院合议庭未予参照,其判决与上述
指导性案例的要旨相违背,构成滥用职权、枉法裁判。请求本院:1.撤销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作出的(2019)鄂71行初6号行政判决;2.改判支持恒新公司原审全部诉讼请求。
江汉区政府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在本院二审进行的询问当中,江汉区政府口头答辩称,该区政府不是强拆房屋的行为主体,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本院认为,根据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鄂01行初617号行政判决及本院(2017)鄂行终1051号行政判决(均已生效)认定的案件事实及裁判结果,江汉区政府拆除恒新公司案涉房屋的行政行为违法,且江汉区政府亦曾于2018年5月16日主动通知恒新公司申请国家赔偿,故江汉区政府认为其不是强拆房屋的行为主体、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二审答辩意见不能成立。因江汉区政府在法定期限内未对恒新公司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作出处理,恒新公司才单独提起本行政赔偿诉讼,江汉区政府应当承担因违法强拆行为导致的行政赔偿法律责任。经核对,江汉区政府于2018年5月17日重新作出的江政征补字〔2018〕12号《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中确定的补偿项目及补偿金额,与该区政府于2014年5月9日首次作出的江政征补字〔2014〕第1号《关于新华府扩大片旧城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补偿的决定》(已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撤销)完全一致,依据也同样是以2013年9月4日为估价时点的房屋征收估价分户结果报告。据此,原审判决认为恒新公司可以根据江汉区政府重新作出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获得征收补偿,缺乏相应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且混淆了行政补偿责任与行政赔偿责任,属于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及适用法律错误。恒新公司的上诉理由部分成立,本院二审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2019)鄂71行初6号行政判决;
二、发回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重审。
审判长 王 争
审判员 李 伟
审判员 赵晓云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日
法官助理雷禹
书记员董晓晗